办理结果:A
唐民议字〔2021〕003号
对唐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92号建议的答复
张鑫代表、郑林林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微养老体系,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难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社会公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全市各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的形势,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2018年入选全国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发展模式、丰富供给主体等,全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已于2017年1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建立唐山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发改、财政、卫健等24个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协调联动机制作用,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根据全市机构改革情况,又于2020年5月专门印发《关于调整唐山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切实加强了对养老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调度。
(二)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在规划设计、政策调控、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制度设计,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电、气享受居民价格政策等多项优惠政策,严格落实涉老服务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实施,严格落实养老用地支持性政策,严格落实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为全市养老服务业后续发展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强化财政支持。出台《关于市级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补贴、养老助餐服务资金补助等11个服务领域给予财政支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市级财政对符合补贴条件,建筑面积在200㎡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给予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对连锁化、规模化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建筑面积在200㎡以上的社区老年食堂(配餐中心、中央厨房)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对建筑面积在20㎡以上的社区老年餐桌、农村助餐点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进一步完善福利补贴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养老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支持,有效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养老管理服务质量。
(四)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了《唐山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2019年—2035年)专项规划》,2020年8月印发了《唐山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唐民字〔2020〕63号),合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加强养老服务项目用地有效供应,严格按照控规及专项规划要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坚持养老事业规划先行,在我市《“十四五”规划》(讨论稿)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康养产业,确保养老服务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十四五”发展提供支撑。
(五)强化设施建设。以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持续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稳步推进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发展。一是加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严格落实规定指标,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加强设施规划审验,坚持将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列入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验。二是持续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民心工程”。从2018年起,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连续四年被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项目,2021年新(改)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40个,培育星级示范养老机构10家。三是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印发《2021年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实施方案》,年内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000张,改造康复护理型床位1500张,新(改)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276个。
(六)加强关爱志愿服务。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开展志愿服务,鼓励采取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构建老年人互助支持网络,动员涉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为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有针对性提供关爱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视探访制度,支持建立以“精神关爱”为主、以“实物关怀”为辅的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根据老年人差异化学习需求人性化设置课程,开展科学养生、医疗保健、家庭教育等专题讲座,解决老年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2019年3月,滦南县被中国红十字会批准为全国首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试点县,目前已成立9支志愿服务队,实名认证的养老志愿者3000多人,参与服务者已达2万余人次,推动了关爱志愿服务深入发展。曜阳养老滦南志愿服务队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评为2020年度曜阳养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七)积极发展智慧养老。大力推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院+机构”等,让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智能的养老服务。建立市县两级养老服务机构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推进综合监管规范化、精准化、职能化。鼓励和支持县域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接入,对内实现智能监控、机构管理、补贴发放等,对外实现养老服务供需对接。
(八)探索开展养老助餐服务。探索了“政府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一点、志愿者奉献一点”的滦南县农村居家养老小食堂助餐服务模式,从吃饭开始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以开办居家养老助餐为突破口,为村里75周岁以上的老人、低保户、特困供养户、贫困边缘户和残疾人提供餐饮制作和送餐服务,为全市开展兜底养老服务趟出了一条新路径。
三、工作打算
您的建议针对性强,对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下一步,我们会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好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机制,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一)进一步完善养老体制机制。谋划建立养老服务长效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服务网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探索长期照护,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护理保障。积极支持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结合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树立积极的老龄观,把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到的“养老、孝老、敬老”文化落到实处,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合法正规的养老服务业主体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困难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做好养老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尊老、传统美德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三)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方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引导养老服务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养老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推动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社区居家覆盖延伸,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统筹推进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唐山市民政局
2021年5月17日
领导签发:乔武明
联系人及电话:米文娟 2226067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
主办单位:唐山市民政局
联系电话:0315-2801527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