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唐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5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5-24 10:52     来源:唐山市民政局
【字体: 】     打印


                 办理结果:A

                       唐民议字〔2021002

 

唐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第50建议答复

 

刘福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同时也是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城市之一,并且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等特点。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运营,从而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全市各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的形势,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2018年入选全国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发展模式、丰富供给主体等,全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已于2017年1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建立唐山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发改、财政、卫健等24个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协调联动机制作用,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根据全市机构改革情况,又于2020年5月专门印发《关于调整唐山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切实加强了对养老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调度。

(二)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在规划设计、政策调控、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制度设计,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电、气享受居民价格政策等多项优惠政策,严格落实涉老服务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实施,为全市养老服务业后续发展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强化财政支持。出台《关于市级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补贴、养老助餐服务资金补助等11个服务领域给予财政支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福利补贴制度,同时积极争取养老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养老管理服务质量。

(四)强化设施建设。以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发展一是加强养老服务项目用地有效供应。严格按照控规及专项规划要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养老用地支持性政策。二是加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严格落实规定指标,积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不断加强设施规划审验,坚持将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列入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验。三是持续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民心工程”。从2018年起,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连续四年被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项目,2021年全市将新(改)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40个,培育星级示范养老机构10家。四是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印发《2021年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实施方案》,年内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000张,改造康复护理型床位1500张,新(改)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276个。

(五)创新供给方式从满足老年人服务刚需、社会化运营需求设计考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支持养老服务与医疗、旅游、物业等行业融合发展,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积极参与,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延伸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推动特困老年人兜底保障向服务社会老年人转变,全力推动养老服务实现协调持续发展。一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医疗签约服务,鼓励支持不具备办医条件的养老机构与执业医疗机构签定服务合作协议,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覆盖率已超96%,全市已形成一批初具规模、规范运营的医养结合型康养项目。二是积极发展智慧养老。大力推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院+机构”等,让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智能的养老服务。建立市县两级养老服务机构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推进综合监管规范化、精准化、职能化。三是探索养老志愿服务。建立养老服务志愿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鼓励采取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构建老年人互助支持网络,引导开展志愿服务。

三、工作打算

您的建议针对性强,对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下一步,我们会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机制,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一)进一步完善养老体制机制。谋划建立养老服务长效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服务网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探索长期照护,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护理保障。积极支持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结合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树立积极的老龄观,把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到的“养老、孝老、敬老”文化落到实处,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合法正规的养老服务业主体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困难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做好养老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尊老、传统美德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立足解决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全市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政府投入,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科学编制《唐山市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2021-2025)》,深化推进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推进养老服务业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方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引导养老服务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养老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推动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社区居家覆盖延伸,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统筹推进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唐山市民政局

                                  2021517

 

 

 

领导签发乔武明

联系人及电话米文娟  2226067

抄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