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网络安全已做到有法可依。根据法治社会理念,无论什么问题,都要用法来解决,这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最终途径和终极手段。在依法维护网络安全方面,我国也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今后维护我国网络安全的绝佳利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共有7章79条,内容上有6方面突出亮点:第一,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第二,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第三,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第五,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第六,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网络安全 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国家支持与促进风格安全工作 做了↓
★ 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 相关部门组织制定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支持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相关行业组织参与标准制定
★ 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做好扶持、推广工作,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
★ 推进网络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 支持创新网络安全管理方式,运用新技术,提升保护水平
★ 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 支持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教育与培训,促进网络安全人才交流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这样正确使用网络
R 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 不能危害网络安全
? 不能为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工具及帮助
? 不能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 不能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 不能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
? 不能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 不能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
? 不能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 不能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
? 不能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
? 不能利用网络发布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 不能在电子信息、应用软件中设置恶意程序
? 不能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