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民政信息网 | 无障碍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首页 民政资讯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公共服务 政务服务  
民政资讯 > 县区动态
唐山路北: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助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打印本条】 【关闭窗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路北区民政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民政事业现代化,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全力整合救助资源、提高经办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让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让社会救助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健全体系、开展培训,加强区-街(镇)-社区三级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多方链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等资源,组建并壮大区-街(镇)-社区三级人才队伍,采用“互联网+线下”融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工作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热切的利益问题。

实行“月上站”制度,业务培训常态化

建立“月上站”制度,定期开展社会救助业务培训,搭建社会救助研讨交流平台,实现困难共克、经验共享,发力共促,更精准、高效推动各项救助工作的开展。

建立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工作制度,工作态度规范化

为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关系保”“人情保”等腐败问题,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经办人员工作制度,更加注重保密原则、落实近亲属备案制度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不得人为设置政策壁垒障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等硬性要求。

集中研判、动态跟踪,长效机制助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监督指导作用,加强困难群众重难点问题跟踪督办,多方面建立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机制,运用多种机制有序协同的方式,解决社会救助业务办理过程中的群众的忧心事、困难事、期盼事,拓宽交流渠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助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建立信访闭环管理,加强跟踪督办督查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路北区民政局坚持机制与举措并重,发挥社会救助领域驻点跟踪督查与挂账督办协同作用,及时将驻点走访、日常接待摸排群众重点诉求纳入制式台账管理,并由专人对台账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第一时间与属地镇街协调,核实家庭具体情况,下发督办单,及时给予指导意见,进行有重点的驻点跟踪督办,力求在规定时限内解决问题,并将督办结论组档留存,完成信访闭环。

落实集中研判机制,发挥“一事一议”效能

针对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事项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研讨小组,根据诉求事项中疑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一事一议”的优势,进行集中研讨,努力实现社会救助事项办理从“普遍式”到“定制式”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今年4月份以来,通过集中研判“一事一议”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件。

建立停止享受救助待遇动态追踪机制,强化重点救助对象动态监管

为强化救助对象动态监管,创建重点救助对象停止享受救助待遇动态追踪机制,对退出重点救助对象的家庭建立追踪台账,追踪时长为退出救助管理起的两年。追踪管理台账详细记录退出社会救助对象时间、家庭人口、退出原因等,根据不同的退出原因按不同频次进行追踪复核,追踪复核后发现符合相关救助政策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截至目前,追踪台账已收录退出重点救助对象的家庭21户27人。

今年以来,路北区民政局发挥多重机制效能,多措并举,不断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进度,保证精准纳入,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与2023年同期相比,城乡低保新增230人,城乡特困新增42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增加1504人,临时救助增加2138人次,极大地提高了该区的社会救助率,民生兜底保障网织的更密、更牢。

下一步,路北区民政局将立足实际,立足根本,拓宽主动发现途径,不断深化集中研判“一事一议”等长效机制,继续健全完善区-街(镇)-社区三级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救助服务,持续助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民政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公共服务 | 设为主页 | 网站地图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