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既是牵动亿万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国之大者”的大事。近年来,滦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本着“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一切”的服务理念,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为主线,不断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改造升级、养老服务活动提质增效,初步建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2023年荣获全国“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程”示范县称号。
夯实基础保障,推进设施提质升级。滦南县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重要抓手,有效夯实养老服务基础。大力建设、培育和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和引导养老机构参加星级评定,指导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根据老年人需求错位发展、差异化经营,充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目前,滦南县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596个,其中养老机构12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584个,日间照料和互助幸福院分别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9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养老机构床位239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412张,占比58%以上。
提升服务质效,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滦南县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打造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托老中心,为老人提供持续性、针对性的医疗、养老服务。目前,滦南县已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0余家,其中6所公办养老机构全部与所在镇卫生院签订医养协作合同,保障医生24小时执诊,定期组织专家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体检和会诊,动态监测老人身体状况,预防老年人急症、重症的发生。
实施民生工程,提升保障能力。为保证特殊困难老年人早受益和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滦南县连续4年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列入民生工程。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细化工作流程,建立工作台账,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工作落实落细。截至目前,累计适老化改造1324户,对有意愿改造的特困老年人做到了应改尽改。滦南县养老机构护理人员289名,取得人社部门或康养协会颁发的养老服务人才技能等级证书218个,取得培训结业证书289人,覆盖率达100%。2023年该县组织养老机构参加市民政局组织的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比赛,并取得2个优秀奖;组织养老机构参加第五届唐山工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市养老护理方面第1名的好成绩。
发展老年助餐,倾心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滦南县以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为突破口,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养老助餐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用房、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要素保障,促进养老助餐设施的经营和发展。城区18个社区建成并运营了19家日间照料服务站,覆盖了107个居民小区,并投资12万元建立了县配餐中心助餐试点。所有服务站都设有活动室、休息室、图书室、厨房等功能室,配有麻将、棋牌、图书等娱乐设施及呼叫器、花镜等老年人用品,民政部门可通过安装的电子监控设备随时进行全方位监管,使县城内60周岁以上有服务需求的老人都能享受助餐、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在农村,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探索出“餐饮企业+助餐”“养老机构+助餐”“幸福院+助餐”“村委会+助餐”等多种助餐服务方式。截至目前,建设农村助老食堂19家,月均服务人次可达近万次,让老年人吃上了暖心又暖胃的“暖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