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高新区共有养老机构12家,其中公办敬老院1家、社会办养老机构11家,12家养老机构共有床位276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952张,占比70.62%。截至2023年底,共有9家机构通过星级评定,其中三星级养老机构3家,二星级养老机构3家,一星养老机构3家。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京津养老项目向高新区延伸布局,积极吸引京津老人来唐养老,高新区成立了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高新区延伸布局工作专班,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统筹指导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养老项目专题会议,多次指导养老企业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国债项目。
全力推动京津养老项目落地。围绕促进京津冀蒙养老服务一体化、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唐山首佳养老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唐山仁德医疗康复医院有限公司列入第一批京津冀蒙异地康养产业机构名单。同时,高新区全力推荐有条件的机构加入北京市西城区养老行业协会,携手共同推动区域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养老服务硬基础,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高新区街道办事处按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要求,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老年人服务站等各类硬件设施。依托日间照料中心,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精准化服务为抓手,注重服务提质扩容,通过完善综合服务考评、人员上岗培训、政策文件宣传等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人才服务水平,实现养老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及性。
扩充志愿者队伍,广泛服务老年人群体。高新区街道办事处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志愿者队伍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以服务人员职业经验、能力特长等为基础,对符合帮助的老人提供量血压、打扫卫生等无偿服务。同时,定期对志愿服务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升服务质量。2月底制定并印发《2024年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政策解读。
推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及探访关爱服务活动,落实见效。2月底,高新区制定并印发《2024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推行“5+工作模式”即“大数据+网格化+社工+协调联动+社会参与”模式,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全区60周岁以上的低保、特困、空巢、独居、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全面排查、逐个建档,全面掌握日常生活需求、安全状况、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情况,明确分类帮扶措施,建立探访关爱服务台账,确保将全部特殊困难老年人纳入探访关爱服务范围,探访率达到100%。
积极探索智慧康养周边产业。高新区与河北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打造“机器人+”智慧化养老场景样板。引进国外先进的智慧养老理念,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健康管理、生活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文化、营养膳食7大模块,打造依据真实需求场景化的智慧化服务体系,提供包含“智慧认知症评估服务”、“智慧管家服务”、“智慧康养多功能清洁服务”、“智慧康养无人配送服务”、“智慧慢性病康复养护服务”等解决方案,实现智慧康养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