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民政信息网 | 无障碍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首页 民政资讯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公共服务 政务服务  
民政资讯 > 县区动态
唐山路南多举措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打印本条】 【关闭窗口

近年来,唐山市路南区坚持党建引领,按照省市委相关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和作用发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依托枢纽型党建平台“初心家园”综合体,引导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广泛深入参与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南路径”。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的领导

组织载体是基础。针对社会组织缺乏向心力的问题,路南区率先捋顺了“双线管理”的社会组织党建体系,凸显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在民政局成立社会组织行业党委,由分管社会组织的副局长担任行业党委书记,行业党委下设卫健、教育、养老、公益等行业党总支,推动同类别社会组织横向沟通;各镇街精细化摸排区域内社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或行业党委管理的党支部,从社区干部和离退休党员中派驻党建指导员,加强属地管理和共建,确保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全覆盖。

党建平台是保障。路南区依托街区党建平台“初心家园”,引进专业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工作,通过场地换服务的形式,挖掘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500余名,实现了社会组织“区级有规划、街镇有特色、社区有品牌”的发展态势,深化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实践,有效促进了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和矛盾纠纷化解等。

党建共建是主线。路南区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党支部与社区党组织“联动共建”模式,社区向社会组织提供“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共建,社会组织向社区提供“主题党日”等主题活动共建,打破原有党组织单独活动的形式,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增强各领域党组织活力,构建起“组织共建、活动共推、发展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政社合作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路南区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即以《关于促进全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为纲要,以《路南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点》《关于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路南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心运行管理制度》等政策为抓手,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政策扶持、人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化管理五个方面,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在党建引领下规范、健康发展。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认真落实民政部《2021-2023年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相关要求,区民政局投入25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开展社会组织民生服务项目,并制定考核评估验收标准,推动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区委组织部、各镇街等部门单位通过项目管理服务的形式,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治理水平。

提升孵化基地建设。提升孵化基地建设。完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建设,打造区、镇街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培育扶持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071个,引导动员其在促进纠纷调解、健康养老、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文体娱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完善公益生态发展社会组织

以人为本定需求。居民需求就是服务导向,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了解居民需求,针对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设置服务项目。召开民生需求与社会组织服务对接座谈会,精准对接,推动多领域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由专业社会组织承接。先后推出“困境儿童微心愿”“初心巧手,织艺人生”“有爱无障碍”“社区邻里节”等社会组织服务项目20余个,50余家公益慈善类、社会工作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80余家社会企业广泛参与,搭建起社会组织综合服务网络。

以小撬大聚资源。充分发挥辖区枢纽型、专业化社会组织作用,探索完善路南区“公益合伙人”机制,以百姓大集为载体,深化促进社会组织资源整合,为辖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被激发的基层力量既包括“美好社区”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幸福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专业社会组织,也包括社区中“双报到”党员、志愿者骨干,还包括“社区能人”等组织的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已开展“百姓大集”30余场,动员和组织60余家社会组织、80余家企业参与,服务辖区居民2万余人次。

以质促效提服务。以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方式、监督评估等方式提高社会组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听取社区意见和建议等方式,畅通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组织服务反馈的路径,让社会组织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提高服务满意度。

以训促管强督导。结合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特点和阶段,建立完善社会组织督导专家库,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培训,加强社会组织在财务管理、项目策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提高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组建路南区社会组织微信交流群,共享政策动态和社会服务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助力推动社会组织共同体建设。


 
民政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公共服务 | 设为主页 | 网站地图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