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曹妃甸区不断更新和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多措并举促进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增进民生福祉,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按照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程度分层,根据困难类型分类,建立了以低保、特困供养救助为主,以困病至贫、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为辅,以临时救助、基金会救助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机制,工作中以实施主动救助、精准救助、规范救助为重点,深入基层场镇(街道),对社会救助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不断提升整体救助工作水平筑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
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深入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制定了《曹妃甸区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工作方案》和发布了《关于适度放宽我区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标准的通知》,对辖区内的重病患者、因病致贫人员、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建立摸排工作台账,加强政策宣传,对申请对象第一时间启动认定程序,做到潜在救助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截至目前,已认定低保边缘家庭2213人。对低保边缘家庭进行常态化帮扶,将其中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推行“单人保”政策,截至目前纳入低保28人。
筑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充分发挥各场镇(街道)牵头主导作用,建立了村(社区)特殊困难救助基金,完成了每个村5万元村级特殊困难救助基金标准的募集工作,截至目前基金规模达581.927万元,共救助18人,救助金额1.08万元,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困难群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