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0月以来,迁安市民政局推进“三化”管理,探索“社工+志愿者”困难群众走访探视关爱模式,强化主动发现机制,志愿者进村入户,对困难群众全部上门,精准探访、精准关爱、精准施策,让民政政策落到群众心坎上。
实行项目化管理,有明确的责任主体。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全市21个镇街社工站参与基层民政服务,承担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和探访关爱服务职能。每月对辖区留守老人、特困老人、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巡访;对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对重病或突发意外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进行即时监测;上门宣传民政政策,提醒符合政策的困难群众及时申报,提示镇街和民政局主动实施救助;为申办民政事项的困难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协助填写相关资料等服务。民政局细化14项量化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完成考核目标的及时拨付服务费用,未完成的按照合同约定扣减服务费用。
构筑全域化网络,有专业的人员设备。每个镇街社工站至少配备1名专业社工,每个村(居)至少配备1名志愿者,组成关爱困难群众的“前哨”。专业社工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负责社工站的日常管理。志愿者直接在本村居遴选责任心强、熟悉社情民意、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担任,每月补贴100元。全市21个镇街配备24名专业社工,534个村居配备572名志愿者,形成覆盖城乡的“社工+志愿者”的网络体系。迁安市科技赋能,专门开发“巡访探视”APP,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让巡访探视服务、困难救助需求、监测预警信息、帮扶关爱服务全程在智能化平台上运行,形成多维度、多方位的信息库,保障巡访探视工作真实有效。社工站对数据汇总、分析后报送迁安市民政局和镇街,特殊紧急情况随时报送,为开展救助提供预警信息。疫情期间,志愿者利用居住在村居的便利条件,及时探访、送药品、送物资4批5000余人次,上报生存状况、人口状况、家庭情况等动态信息5800余人次,各项民政政策及时落实,全市4000余名特殊困难群众安全度过特殊时期,实现了隔离不隔爱。
提供亲情化服务,有全面的代办流程。志愿者对所在村居情况较为熟悉,工作时间和方式灵活,利用乡情亲情开展上门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困难群众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服务需求等情况,在心理疏导、情绪抚慰、提供关爱服务的过程中宣传民政政策,精准识别后分门别类主动关注,有的提供关爱服务,有的协助申请相关政策,提高了民政政策知晓率,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民政部门的满意度。
“社工+志愿者”网络体系让民政政策与困难群众对接“零距离”,专业的志愿者队伍上门服务让走访探视关爱“零差错”,专用设备设备和大数据推送让民政服务对象需要办理的变更事项“零时差”,困难群众各种需求事事有回应,件件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