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民政信息网 | 无障碍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首页 民政资讯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公共服务 政务服务  
民政资讯 > 县区动态
遵化市民政局 立足职能强化落实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印本条】 【关闭窗口

2021年,遵化市民政局按照遵化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安排部署、工作要求,立足职能,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确保了民政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是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首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意义十分重大。按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党组会议、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有关工作,2021年召开会议5次,推动工作、政策、责任落实。同时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推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履行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职责,确保落实。

二、立足职能,精准对接。一是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2021年该局与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稳妥组织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市648个村委会、42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完成换届任务,实现“两升一降”目标。履行牵头职责,与文明办、司法局等部门联合指导各乡镇(街道)、村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群众树立规则意识,培育淳朴民风。推进农村“五位一体”治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工作,该市马兰峪镇定营房村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村级议事协商创新示范试点村(唐山市范围内仅有3个村)。真正实现了现代治理理念、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自治、法治、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努力打造了乡村善治新格局,让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二是打造多层次救助体系。以低保、特困为核心,向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家庭延伸,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认真落实民政扶贫兜底保障政策,将脱贫人口中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等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纳入救助保障范围,防止出现返贫、致贫现象。全市现有建档立卡户789户、1646人中享受低保待遇的有488户、983人,享受特困待遇的有192户、214人;建档立卡户中有困难残疾人313人,重度残疾人128人全部及时享受两项补贴资金;临时救助7人,发放救助资金4.9万元;基金救助2人,发放救助资金1.84万元。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结合财政部门从2021年1月起提高了低保、特困保障标准。目前,全市现有城乡低保对象5372户、9132人中农村低保5143户、8801人,城镇低保229户、331人,全部及时通过社会化发放城乡低保金;全市现有特困供养人员3743人中集中供养406人、农村分散供养3317人、城市特困20人全部按照政策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积极探索主动发现机制,要求各乡镇(街道)加强与村(社区)工作人员的沟通联系,确保随时掌握每户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并加强动态监测,一旦发现突发性、紧迫性的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立即开展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今年以来已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07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8.65万元。在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与市扶贫办结合,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的监测和救助,适时组织社会救助基金会开展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市社会救助基金共计救助8人,发放救助资金7.36万元。三是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该局注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648个村全部建有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农村建有公办敬老院6所、民办养老机构46所、农村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个,能够满足群众养老需求。2021年该市改造完成康复护理型床位120张,保障了养老服务机构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需求的床位设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47.6%;针对遵化镇三间房村回迁小区养老机构集中、老年人缺乏活动场所的实际,该局深入开展调研,争取上级民政部门35万元资金支持,为该市遵化镇三间房村回迁小区建设老年人休闲娱乐场所一处,解决了老人日常无休闲、活动、娱乐场所问题,并配备了微型消防站和相关消防设施。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2021年为近2万名残疾人及时发放了补贴资金;持续做好“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推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乡镇(街道)、村 (社区)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点) 建设,按照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农村留守妇女信息台账并实行数据动态化管理。2021年该局与社会爱心组织不定期开展关爱活动,全年为农村贫困儿童捐助资金和物品合计2万元;全市建立县级中心1个,乡镇(街道)工作站8个,村级工作点72个,安排督导员27名、儿童主任690名,并进行了业务培训;全面落实殡葬普惠政策,全年为事主减免费用334.6万元。四是积极推进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基层是落实党的民生民政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该局强化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政策支撑,经请示市政府批复,将直接面向群众、量大面广、由乡镇服务管理更为有效的低保、特困审核确认权依法下放乡镇政府,实现了便民利民目标。

三、强化保障,确保落实。

一是压实责任。该局及时制定印发了《遵化市民政局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若干措施》,明确了相关责任科室和具体工作任务,压实了局机关职能科室、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责任。

二是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工作。今年以来,该局按照省市民政部门及遵化市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对脱贫户继续落实低保政策情况、防返贫动态监测户低保情况、特困供养纳入情况以及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关爱情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尤其对大督查、督导调研、三方评估反馈的问题及时立即整改,同时主要举一反三,确保有效衔接

三是加强防致贫人口监测和结果应用。按照唐山市民政、医保、教育、住建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建立非贫困低保对象防致贫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市民政局定期组织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人员等基本生活出现困难人口排查监测,积极开展易致贫人口的排查监测,每月定期上报数据信息。同时主要部门间信息共享和问题处置合作,确保防返贫致贫。

四是严格落实“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减”“渐退期”等政策。该局扎实落实民政扶贫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单人保”“渐退期”“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除”等防贫政策,将脱贫人口中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等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2021年,累计将107人纳入农村低保,累计落实“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减”政策纳入保障范围146户、248人,并全部建立了落实政策人员台账清单。

五是认真落实省民生实事工程。按照河北省民生工程助孤助残服务工程”要求,该局组织对因年老、未成年、重病、重残等人员,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排查、核查,确保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同时,建立3套工作台账,每月定时报送相关数据,为上级民政部门和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六是建设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按照上级民政部门关于建设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有关工作要求局及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建设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有关工作的通知》(〔2021〕41号),组织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低收入人口核实认定、数据录入工作,为上级统筹掌握低收入人口数据,有关部门之间低收入人口信息共享和开展分类救助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局已为市医疗保障部门提供了截至2021年底低保边缘家庭中年满60周岁人员名单,为财政补贴这部分人群医保资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是加强民政业务宣传培训。2021年,该局积极与市乡村振兴局结合,由主管局长和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分别2次参加全市基层干部扶贫政策业务培训视频会议,对民政部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相关政策进行详细宣传解读,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培训,使基层干部了解了相关政策,增强了为民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放明白纸、农村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民政相关政策的宣传,切实提高了群众知晓度。



 
民政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公共服务 | 设为主页 | 网站地图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