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迁西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坚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保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聚焦重点,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研究室主任、县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公安、教育、司法、法院、残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规则,召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迁西县2021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等5个文件,明确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为统筹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提供了方向指引。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筑牢基础设施保障。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加强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县级专门成立了1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心,并配置3个编制,负责全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并指导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4个,村(社区)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44个,覆盖率超过20%、10%,做到了有场所、有标识、有组织、有职责、有流程、有档案。同时以站(点)为阵地,开展政策宣传、定期巡访、救助帮扶等活动,解决未成年人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
三是加强队伍管理,提高服务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服务网络,对18个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427个村(居)儿童主任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并做好人员变更与工作衔接,确保相关工作不因人员变化而出现断档情况。着眼于专业化服务,注重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在完成对18名儿童督导员、427名儿童主任的业务培训,同时鼓励乡镇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切实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年内共开展集中培训3期,已经获得社工证书人员8人。
四是加强巡查走访,织密关爱保护网络。认真组织开展摸排工作,全面收集辖区内特殊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更新完善1226名困境儿童、28名散居孤儿、6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信息数据库,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已降为0。坚持动态管理,压实乡镇(街道)、村(居)责任,落实定期巡查走访机制,及时掌握“四类”特殊未成年人的情况变化,做好监护缺失、外出流浪等陷入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今年累计巡查走访1000余人次,协调教育、公安等部门帮助摆脱困境 9人,其中因监护缺失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6人,因遭遇突发事件而妥善安置到市儿童福利院 2人,因受骗外出离家获得及时救助 1人。
五是加强救助保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全面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按照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1000元、机构供养每人每月1450元的标准,共发放生活费126.4万元,保障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统筹社会救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其他未成年人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等范围,有力地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是落实医疗救助保障。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范围,参保费用由城乡医疗资金统一资助。三是实施“福彩助学”工程,为 6名孤儿每人提供1万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