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民政信息网 | 无障碍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首页 民政资讯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公共服务 政务服务  
民政资讯 > 民政要闻
唐山市民政局整治农村陈规陋习 让乡风文明落地生根
               
打印本条】 【关闭窗口

为进一步加强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的农村陈规陋习整治工作,有效遏制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攀比、薄养厚葬、低俗婚闹等歪风陋习,唐山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加强整治农村陈规陋习的通知》,多举措让乡风文明落地生根。

强化婚丧习俗正面宣传引导。一是持续抓好婚俗改革,发挥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作用,大力开展婚前培训、婚中辅导等工作,大力宣传抑制高额彩礼、提倡婚事新办、倡导喜事简办等做法,逐步建立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婚姻危机调处等针对性服务及一站式、多元化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二是在各殡仪服务机构办事窗口设立宣传栏,发放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宣传单,引导群众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倡导生前尽孝;依托重要时间节点(清明节、中元节、春节等)进行丧俗文化建设,引导开展生命教育、集体共祭活动,形成关爱生命尊严、延续生命价值、感悟生命文化的氛围;三是大力倡导文明低碳祭扫,引导更多的群众选择现代文明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做好网络祭祀平台建设,宣传好“唐山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网站”“7.28纪念网”等网上祭扫平台;有效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鲜花寄哀思”的祭祀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绿色低碳祭扫行为习惯。

有效增加安葬设施供给,宣传推广绿色安葬新模式。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服务便捷的城乡安葬服务体系。认真落实殡葬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加快落实好农村公益性、乡镇中心型公墓(骨灰堂)的建设,增加有效供给。大力倡导海葬;积极推进生命纪念园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利用现有林地等至少建成1处生命纪念园,不建墓位、不立碑,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免费提供给群众使用。持续组织开展骨灰撒海活动、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将绿色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殡葬改革全过程,把厚养薄葬、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对现有的18个生命纪念园进行进一步提升改造,对于建设标准不高、环境较差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提高生命纪念园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把生命纪念园的特色和优势凸显出来,做到让潜在受众群众应知尽知,让有意向安葬的群众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高质量落实惠民政策。所有婚姻登记机关不开展任何收费项目,不收取婚姻登记费和婚姻证书工本费,不收取办理婚姻登记业务所需的身份证、户口本复印费,不搭售商品,坚持做到婚姻登记机关与社会服务机构人员、场地、收费、服装四分开,坚决杜绝人员混用、场地交叉、搭车收费、相同着装等现象。继续坚定执行殡葬惠民政策,保证基本殡葬服务清单项目内的各项服务全部减免。组织各级民政部门建立健全惠民殡葬政策公开公示制度,通过宣传单、服务卡、公示墙以及各类媒体等,宣传惠民殡葬政策,提高群众对殡葬法规、惠民殡葬政策、殡葬改革等内容的知晓率,营造厚养薄葬、绿色殡葬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提升机构内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在婚姻登记和殡仪服务机构开展整治不正之风行风建设,着力培育管理服务新理念,坚持不收费和降收费不降质量,秉持“惠民利民”的服务宗旨,端正服务态度,加强对窗口办事人员业务能力业务培训,优化内部管理,改善服务环境,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工作纪律,杜绝办事态度冷淡敷衍、恶意引导强制收费、私下收取丧属财物等不良行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服务满意度。

进一步规范文明祭祀行为。倡导文明、低碳、安全的祭祀方式,严禁在城区抛洒纸钱、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强化清明节、中元节等集中祭祀时段的户外祭祀活动管理,引导群众采取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

积极配合市文明办、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探索研究红白事一村一标准,严格控制红白事仪式规模,要求不讲究排场,不大摆筵席,坚决抵制封建迷信低俗活动,倡导文明节俭、丧事简办新风。协助相关部门推动健全县乡村三级红白理事会组织,建立红白理事细则,明确办事程序。协助相关部门推动将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厚养薄葬等内容纳入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教育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运用道德规范助力婚丧新风的形成。创新开展婚庆服务。创新农村婚宴举办方式,鼓励村委会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等场所,为村民举办婚宴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婚宴服务队,明确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将倡导婚俗新风纳入协会日常工作内容。协会会员在提供婚庆服务时,积极宣传婚姻法律法规,引导服务对象文明节俭办婚事。


 
民政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公共服务 | 设为主页 | 网站地图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