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民政信息网 | 无障碍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首页 民政资讯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公共服务 政务服务  
民政资讯 > 民政要闻
唐山市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
               
打印本条】 【关闭窗口

12月26日下午,唐山市组织召开了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增典主持,由唐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万如同志进行发布。

21945_1703580472_hd.jpeg

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唐山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兜底保障“核心层”,切实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紧紧围绕边缘救助“中间层”,对低保边缘家庭开展集中认定并积极开展救助帮扶;紧紧围绕普惠帮扶“拓展层”,积极鼓励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有力推进了社会救助提质增效,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一是大力提高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7月1日起,将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每人每月7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50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每人每年7008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160元。提标后,唐山市城市低保标准位居全省第一,农村低保标准保持全省第二,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充实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提高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2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4.2亿元,保障城乡特困人员3.17万人,发放供养资金3.09亿元。

二是健全临时救助制度机制,及时有效开展急难救助。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和主动发现、救助对象信息管理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等临时救助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小金额先行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一事一议”审批、急难发生地施救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发放临时救助资金817万元,救助9477人次。

三是强力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形成稳定低保边缘群体并积极救助帮扶。多次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精心部署、高位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制订《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工作方案》,制发《唐山市“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民生工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唐山市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强政策指导,将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的收入标准由1.5倍放宽到2倍,金融资产标准由36个月城市低保标准放宽到48个月。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各县(市、区)围绕重病患者、因病致贫人员、自付医疗费用过高人员、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家庭教育困难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困境儿童、留守老人以及已退出低保、低边、特困供养人员、申请低保未通过家庭和信访人员等困难群体进行摸排,建立困难户摸排台账和“单人保”家庭摸排台账,并按照规定进行核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发放证书。印发实施方案,组织县(市、区)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分管领导带分组到乡镇(街道)、村(居)进行督导检查。在市县、乡、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低保边缘家庭人数增加到6.8万人,已形成相对稳定数量的低保边缘家庭群体,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1.8万人次,取得了明显帮扶成效。

四是强化兜底保障,切实巩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继续落实好“单人户”“渐退期”“就业成本扣除”“刚性支出扣除”等兜底保障政策。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全面核查活动,开展大走访、大排查,重点关注因病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众,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将脱贫人口中4410人纳入低保范围、902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占全市7861名脱贫人口的68%。临时救助脱贫人口134人次,支出资金13.75万元。为脱贫人口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122.2万元,发放护理补贴64.17万元,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坚实有力。

五是积极建立村级救急难基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建立村级基金的有关部署,组织召开遵化现场推进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经过强力推进,全市已实现村级特殊困难基金全覆盖,按照“四个一点”模式筹集资金62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000余人次,开辟了社会救助新渠道。该项工作作为典型经验被省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在全省推介转发,在全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暨创新实践案例评选会上获得第二名,并被推荐到民政部参加全国优秀案例评选。市社会救助基金会设立了“情系困难群众春节送温暖”“爱在六一  情暖童心”和“金秋助学”等6个救助项目,联合县级基金会积极开展。成立以来全市基金会筹集社会捐赠资金816万元,救助1238人,发放救助金309万元,筹资数额、救助人数和救助金额一直在全省领先。基金会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省民政厅的表彰。

六是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积极协调唐山银保监分局,联合制发《唐山市社会救助家庭银行存款等金融资产信息查询操作办法》,扩大查询对象和查询业务范围,优化工作流程。依托智慧唐山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将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低收入人口18.15万人纳入监测范围。建立健全部门联动信息预警、巡访摸排、政策咨询等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和资源,消除救助保障盲区,实行“政策找人”,及时发现困难群众需求。民政、医保、卫健、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通过主动发现和监测预警机制共计救助帮扶低收入人口11.86万人次。此外,根据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子系统预警信息,预警处置1818名困难群众相关信息,均按照规定时间办结,核实率和办结率均为100%,获得省厅通报表彰。

唐山市已经建立起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体、专项救助和急难救助为支撑、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增强了低收入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政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公共服务 | 设为主页 | 网站地图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