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山市民政局围绕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新形式等方面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织密筑牢养老反诈安全网,为全市170多万老年人撑起养老反诈“保护伞”。
一是健全机制,用好反诈“指挥棒”。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工作实际,迅速成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防范化解养老服务诈骗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强化工作推进。同时,压实属地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列为2022 年重点工作,纳入各地民政部门“一把手”工程,督促指导各地参照市级做法,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完善市县两级工作体系,形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责任分工清晰,时间节点明确,工作推进有序的工作格局。
二是整合资源,筑牢反诈“防火墙”。指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对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逐一上门排查,因疫情原因不能上门排查的,综合运用视频、电话、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情况,做到无盲点、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强化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将排查掌握信息与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获取的信息进行结合和比对,汇总形成排查对象清单,确保排查质量。截至5月25日,完成全市360家养老机构、5337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排查和综合评估。同时,按照民政部确定的15个风险隐患点,建立了风险隐患等级从低到高的“绿黄橙红”管控名单,并严格按照8类整治措施,依法依规做好协同分类处置工作。经查,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内未发现养老诈骗风险隐患,所有机构均纳入“绿”名单管理。
三是创新形式,拿出反诈“金点子”。积极指导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聚智慧、集能量,不断创新宣教方式,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的同时,大力开展线下宣传,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宣传面。线上,利用民政政务微信微博、政务客户端等平台,集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宣传中央政法委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的“养老诈骗”举报通道。线下,积极开展宣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进社区、进机构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宣传活动20场,发放纸质宣传册4350份,制作电子宣传片18个,其他宣传作品351个,发布网络宣传作品10个,宣传活动共覆盖21万余人次,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对诈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了对诈骗犯罪作案手段的知晓度,营造了全民参与、全民反诈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