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民政信息网 | 无障碍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首页 民政资讯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公共服务 政务服务  
民政资讯 > 民政要闻
以“快实新暖”工作机制为抓手 古冶区高质量推进社会救助基金会运行与发展
               
打印本条】 【关闭窗口

唐山市古冶区社会救助基金会自2020515日正式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不断创新救助模式,加大救助力度,提升救助水平,社会救助基金会工作“争第一、创唯一”,打造古冶救助品牌,彰显古冶作为,惠及古冶百姓。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729人,发放救助金13.41元,筹集救助基金合计708万元,救助户数、人数,筹集、发放救助基金数额均居全市首位。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

(一)高点定位,加强组织领导

为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社会救助基金会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扶贫济困工作的重要事项。区委书记朱文军亲自调度,在区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落实了500万元初始引导资金,为成立社会救助基金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朱文军书记在多次调度会议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基金会工作,“争第一、创唯一”;坚持原则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做全市基金会工作的先行者。要求各相关单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抓好社会救助基金会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二)聚流成河,凝聚社会力量

鼓励企业、个人及其他组织向基金会捐赠,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扩大基金规模。采用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分管区领导亲自带队走访,动员区重点民营企业积极捐赠,2020年筹集社会资金73万元。今年年初分管区领导、基金会理事长、民政局主要领导又多次深入企业,多方争取,目前已筹集到社会资金135万元,累计筹集社会资金208万元,救助基金合计708万元,社会救助基金数额实现了新突破。

(三)筑牢根基,推动工作落实

基金会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工作。区民政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安排专人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制定基金会救助工作方案,明确了救助范围、救助方式、救助标准及申请审批程序。先后两次召开社会救助基金会救助工作推进暨培训会议,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经办水平和工作效率。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不但在舆论引导、政策措施上,而且在行动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推动基金会工作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基金会救助质量和水平

(一)规范程序,突出一个“快”字

严格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区基金会确认核发的程序办理,严格执行诚信承诺、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制度,完善审批表格、档案材料,同时进一步简化程序,坚持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工作方式,准确掌握群众实际,严格按政策规范透明开展救助,确保精准公正、及时高效

(二)提高标准,突出一个“实”字

今年1月,依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古冶区社会救助基金会2021年救助金发放标准》,参照今年城市低保上调后标准及救助对象困难持续时间适度提高基金会救助额度,从2020的最高额度7000元提高到现在的9200元,最大限度解决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

(三)创新方式,突出一个“新”字

加强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及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与统筹使困难群众得到全方位救助,救助力量最大化建立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组织各乡镇、街道进行摸底筛查,比对各种救助信息,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共筛查报送3335人,认定2729人。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或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做到早发现、早申报、早核查、早救助。设立基金会救助服务热线,确保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求助,并进行政策咨询解答,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四)倾力帮扶,突出一个“暖”字

基金会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今年疫情期间加大救助力度,1-2共救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1212人,发放救助金6.66万元,将温暖与关怀传递到困难群众心间;截至20212月底累计救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2729人,累计发放救助金13.41元,在及时救助基础上对所有受助困难群众进行电话回访,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基金助力解决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托底作用。春节前夕,分管区领导又带领基金会工作人员深入王辇庄乡、唐家庄街道、赵各庄街道走访慰问疫情期间基金会救助的部分困难家庭,并送去救助金,鼓励困难群众树立信心,勇敢面对逆境,积极抗击疫情。如赵各庄街道低保户郝琦,患有脑梗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出血后遗症等疾病,长期卧病在床,生活困难,在区民政局发放临时救助金3000元的基础上,今年1月社会救助基金会又严格按照救助标准及审批程序为其发放救助金4600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郝琦的家庭生活困难,针对其卧病在床不能到网点及时激活银行卡的特殊情况,又主动为其联系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激活,把贴心服务切切实实送到了困难群众身边。。

三、努力探索实践,为基金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是持续加强宣传。设立社会救助基金会政策宣传周(每月第一周),疫情期间采用电话、微信的方式向区内低保户、特困户宣传社会救助基金会救助政策,待疫情缓解之后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媒体推广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基金会救助政策,不断提高社会知晓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特殊困难群众、关心支持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严格资格认定评估。基金会成立之后,第一时间完成税务登记、慈善组织信息备案、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申请工作,目前正在积极申办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下一步还要积极申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力争通过3A等级评估。是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强化自身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报告与备案制度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推进制度执行规范化、长效化,保障基金会能够合法有序的开展各项活动



 
民政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公共服务 | 设为主页 | 网站地图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